扎哈的设计被否定,不光是钱的问题

2016-01-07 11:36 作者:全美建筑转载 来源: 浏览次数:

    如果要说2015年度设计圈最大的新闻,那就非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在东京体育馆设计竞赛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从最先的高调获选到备受质疑;从日本政府的鼎力支持到最后的不欢而散;甚至还有设计遭到伊东丰雄等日本设计师抨击;扎哈对在设计竞赛中出局表示失望等零零总总,剧情堪比院线大戏。

    表面上,2600亿日元的体育馆预算是让日本政府驳回扎哈设计方案的导火索。2600亿日元!折合成人民币也要近142亿!要知道08年北京奥运会所有场馆的造价加在一起也只有130亿人民币,其中效果惊艳的主场馆“鸟巢”造价更是控制在35亿人民币,只有扎哈设计东京体育馆的一个零头。

    “花北京奥运会所有场馆的钱只造一个体育馆”这个驳回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了,但是建筑设计圈本来就是“烧钱”的大户,在控制成本见长的日本,也不乏虎之门田园酒店等建造成本超千亿的建筑,相对与体育场馆的巨大规模,这栋建筑的单位面积造价可能还会更高。作为普利兹克奖得住,任性的扎哈阿姨也并非不会控制成本,能够说服精明的潘石屹,获得凌空SOHO、望京SOHO、银河SOHO三个大项目也可见一斑。日本政府在申办奥运会之初,由扎哈设计的东京体育馆甚至都是一大卖点。方案能够在一开始被采纳,也不可能没有考虑过预算。因此,双方最后不欢而散,钱并不是决定因素。


    建筑行业一直有“设计定量,采购定价”的说法,设计对建筑成本的确有相当大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和“优采”等线上平台等多种创新模式,采购环节能够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更好地控制成本。然而现在的甲方对社区整体运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了,建筑开发商面对的不再只有成本压力,开发周期和时间压力也逐渐抬头。如果设计方案如果过度追求设计感,忽略了甲方对于社区风格和建筑工期的要求,哪怕是扎哈-哈迪德这样的设计大腕也难逃出局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