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金为家居设计买单值吗

2016-12-08 10:18 作者:全美建筑转载 来源: 浏览次数:

    不少人将大量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放在硬装施工环节,而对前期设计的满意标准仅片面地归结于风格、材料,甚至经常为了工期时间对它将就了事。作为个人生活居所,“家”按照个人需求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功能性设计才是该纠结的事。然而,商业化的模式有时会让设计失去原本的独立性,但仍然有一帮能沉下心去做设计的室内设计师,设计服务是时候被重视了。

    有人觉得室内设计师听起来很有距离感,跟自己的家并不相配,室内设计师的使用标配应该是大项目如星际酒店、大型的商业项目以及城市的大型公共项目等等。可能仍然有人不知道,即使是一些室内设计大咖,他们也会接少量个人房子的设计业务,这在设计圈子行内称为“私宅设计”,以往室内设计师所接的“私宅”业务多数是别墅或者超大户型的豪宅一类,但随着部分人对生活品位的提升和居住舒适度的上升,如今100~200㎡之间的大户型甚至一些刚需小户型都会找室内设计师来做。

    区别于那些一站式装修公司和定制家居消费配置的设计师,这里所说的室内设计师是自营装饰设计公司或者独立工作室,他们往往保持在设计圈子内的活跃性,平时会接一些稍大的项目或者参与一些设计圈内的赛事。

    消费设计需时间沉淀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现在一档很火的真人秀节目叫《梦想改造家》,当中多个神奇的房子改造设计案例令人啧啧称奇,由此引发了不少人对于前期设计必要性的思考。消费家居设计,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因为没有历史传统或者前人流传,是近代所衍生的一种产品,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服务。业内人士认为,长期以来家装公司或者施工材料商的套餐战、价格战等令设计横行,消费者不愿意为设计付费,伤害了设计行业的发展,结果使很多消费者不愿意为设计支付费用,有能力的设计师也不再为家装公司工作,陷入“看得上的设计用不起,用得起的设计看不上”局面。

    此外,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跟设计师有距离感?著名室内设计师李京认为,一方面,没有响亮的品牌知名度、没有任何宣传等等,这都可归结于国内的室内设计商业模式并未成熟,设计师与大众的联系渠道总是比较欠缺,目前只能通过找到美术或者设计领域的人进行搭线或者有经历的朋友推荐。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家居设计的了解还不够,与欧美的重视度相差甚远,有这种想法的群体还比较小众,当然也与经济能力有关系,但这种“认可”近年来在高速发展。

    独立室内设计师VS装修公司商业类设计师

    装修公司商业类设计师:价格实惠;方便快捷;设计耗时短;包材料和施工团队;施工方案会与其团队十分契合(可能做过很多遍),一站式操作。在正常情况下,间隔并不需要大改造,会得到比较普通的居室,可满足一般日常要求。

    独立室内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空间布局问题,设计的天敌是目的太商业,让每个设计都会成为个体案例,为业主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居室,尊重使用个体,一切以业主的生活所需和细节习惯来进行改造设计,目的为了给业主更高价值的生活。讲求实用性、功能性和设计感的统一,会给出很多实质建议,一直不计时间地与业主沟通改进方案,直至满意,包括后期软装的指导。

    现阶段人们接触得最普遍的是一些家装公司标配的设计师,多数设计费比较便宜,如果在他的公司做定制或者一站式装修甚至可以免设计费。但大部分设计师会以公司盈利为目的,有的地方设计师其实本质就是业务员,走的是比较商业化的流程,有的设计师甚至按着你选择的套餐或者希望增项来获取更高利润为主要目的来进行设计。一开口谈的都是材料、风格、颜色……有一些谈单设计师,喜欢不断迎合业主,全程没有实质性建议,并没有太多细致地了解业主的生活和需求。价格昂贵,找到优秀的设计师不容易,设计和施工耗时较长,且与后期施工团队只能沟通指导,可能对难度较大的改造地方有影响或出现成品与初衷有出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