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an Sipek对三亚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的设计诠释
2017-03-22 10:01 作者:全美建筑转载 来源: 浏览次数:
荷兰/捷克设计师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对于艺术酒店的定义是这样的:当我们定义艺术酒店的时候,首先要搞懂艺术酒店和精品酒店的区别。精品酒店会把艺术品作为装饰的一部分,可以挂名画,放古董家具……但是艺术酒店必须要更上一个层次,设计师必须把酒店做成一个整体的艺术品,根据酒店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结构来完成原创设计,让入住的客人走进一个前所未见的艺术空间,所见所感都是新鲜的,这才是艺术酒店的核。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在三亚海棠湾红树林七星度假酒店的设计就很好地诠释了艺术酒店的概念。
三亚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的建筑师使用了大量的高强水泥材质,将大堂定调在现代简约时尚的风格上。就像每件事物都有正反面一样,灰色的水泥板在营造了干净现代的风格的同时,也会使环境显得冰冷。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先生在室内设计阶段,着力在将温暖的色彩和柔软的质感引入大堂。大堂上空的装置艺术品《虹》,采用红色的钢绳,形成了万道光芒从玻璃天花射入,祥和而又温暖。同时,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先生还有另外的一层建筑语言上的考虑,由于大堂的网格状的天花与立面的大块方形水泥板墙壁缺乏关联性,红色的钢绳从墙壁水泥板的缝隙伸展而出,蔓延生长到天花,使得天花和墙壁有了联系有了沟通,使整个大堂的建筑元素浑然一体。
大堂的地面的另外一组装置艺术品《生命》依然采用热烈的红色,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海风吹来,水泥柱子被吹得倒下来,红色的水晶做的小草顽强地将它撑起。这个作品的难度在于如何让水晶小草能完美地缠绕在水泥柱子上,为此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先生专程飞往欧洲的水晶之乡捷克,与他的水晶艺匠团队合作,利用手工热吹的方式来完成这件作品。红色的水晶块在1300度的高温下会融化成像糖浆一样的液态,从炉火中拿出来的几分钟后遇冷就会炸裂,艺术家需要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塑型,而这个型可不是任意的形,它必须跟水泥柱是贴合的,难度非常大。作品完成后,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先生在红色的水晶小草下加入了柔和的灯光,这温暖的灯光也是对整个大堂地面光源的一个补充,使大堂的灯光效果有了层次,变得完整了。
大堂电梯厅的红色网格装置是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先生的又一个作品。大堂电梯间有9米高,但是宽度只有3米,全部是水泥板围合,形成了一个光秃秃的水泥盒子。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先生使用红色金属网格形成拱形的圆顶,将建筑的语境引入室内装饰,使这个狭长的水泥盒子变得有意义。同时,网格的视觉效果很独特,当人们站在不同的位置望上去会有不同的成像,如果你一边走一边向上望,会感觉网格一直在变化,非常有趣味性。对于如此现代的大堂空间,普通的家具显然不合时宜。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设计的Morphit插件式家具就既具有长椅的功能性,又具有艺术品的装饰性,是艺术酒店的绝配。这件作品,就像一个具有的生命的金属生物,在墙壁和地面自由畅快地钻进钻出。它色彩丰富,柔软的记忆棉软钉给整个大堂带入了温柔的质感。设计师米兰西派克(Milan Sipek)引爆椅子的视觉体制,推毁并重筑了未来“椅子”的视觉形象。对于米兰 西派克(Milan Sipek)来说,这款名叫“赛博坦”的长椅展示了家具产品所能实现的极致状态,也确立了自己对先锋设计的美学追求,即以工业设计的逻辑思维参与到视觉艺术范畴里,把家具产品成功提升为装置艺术品。